wane.png
+
  • wane.png

欣两优晚二号

籼型杂交水稻品种,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比对照品种短0.3天,在安徽种植135天左右,湖北种子132天左右。株高适中。穗长25.1厘米,每亩有效穗数15.2万穗,每穗总粒200粒左右,结实率83.8%,千粒重29.2克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.8、6.1,白叶枯病7级;褐飞虱7级;感白叶枯病,感褐飞虱。经多年示范试验变现高产稳产、抗病性强、米质优良。综合形状突出。

关键词:

杂交水稻

杂交玉米种子


产品详情



1
品种简介


  皖品审04010411:国审稻2007013
  选育单位: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
  品种来源:宣69S×中籼Wh26
  省级审定情况:2004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


2
特征特性


  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。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9.6天,比对照Ⅱ优838早熟4.6天。株型适中,茎秆粗壮,长势繁茂,叶色浓绿,剑叶挺直,熟期转色好,每亩有效穗数15.4万穗,株高120.0厘米,穗长24.3厘米,每穗总粒数178.7粒,结实率82.9%,千粒重27.2克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7.2级,穗瘟损失率高9级;白叶枯病7级。米质主要指标:整精米率65.9%,长宽比3.0,垩白粒率27%,垩白度3.2%,胶稠度50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14.8%。


3
产量表现


  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581.18公斤,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.46%(显著);2006年续试,平均亩产573.75公斤,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.39%(显著)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7.46公斤,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.91%。2006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49.21公斤,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.73%。


4
栽培技术


  1、育秧:适时播种,秧田每亩播种量10公斤,大田每亩用种量1.5公斤,稀播培育带蘖壮秧。
  2、移栽:秧龄30~35天移栽,高产栽培每亩栽插1.5万~1.8万穴,栽插规格16.5厘米×23.1~26.6厘米,每亩基本苗6万~8万苗。
  3、肥水管理:掌握“重施基肥,早施分孽肥,看苗酌施穗肥”的原则。中等肥力田块每亩施纯氮15~16公斤,基、追肥比例为7:3,氮、磷、钾配合比例为1:0.5:0.9。每亩苗数达到20万苗时,及时排水搁田,扬花灌浆期保持浅水层,后期保持湿润,收获前5~7天断水。
  4、病虫防治: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、白叶枯病、稻蓟马、卷叶螟、二化螟、三化螟、稻飞虱等病虫害。
  种植区域:适宜在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(武陵山区除外)以及福建北部、河南南部稻区的作一季中稻种植。

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,欢迎留言!